15 min read

講座筆記【來自緬甸邊境: Brennan O'Connor攝影作品講座】

講座筆記【來自緬甸邊境: Brennan O'Connor攝影作品講座】

亞洲鬧世代「月」勢力本月邀請到邊境攝影師 Brennan O'Connor分享他的緬甸邊境攝影系列作品。他將分享過去13年來在緬甸邊境的所見所聞,並帶來2023年他在緬甸克倫邦拍攝的作品。Brennan 記錄下當地民眾孤立無援,在毫無國際支援的情況下,活在頻繁軍方空襲下的真實生活樣貌。

關於講者
Brennan O'Connor,加拿大籍攝影師,過去十年以自由攝影記者身分活躍於加拿大各大媒體。2010年開始,Brennan致力於報導泰緬、中國、印度和孟加拉邊境地區的緬甸多元族裔不為人知的故事,他記錄下這些邊境社群在緬甸失敗的改革與2021年軍事政變期間,在緬甸中央政府統治下的抵抗。他的作品已經在各國際主要媒體上發表,並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法國著名的 Lucas Dolega攝影獎。

講座筆記
文/亞洲鬧世代實習生Earn(泰國)
(所有照片為攝影師Brennan O'Connor之作品)

緬甸複雜的政治生態:

過去受到英國統治的緬甸,於1948年獲得獨立。緬甸曾經受文官政府治理,當時政權試圖團結國內各異的族群(註1)。然而,自1962年開始,吳尼溫將軍(နေဝင်း;Ne Win)接管並統治了緬甸,直到1988年發生大規模起義(註2),丹瑞將軍(သန်းရွှေ;Than Shwe)接手,掌權至2011年,變革後的緬甸看似變得更為民主(註3),西方國家也認為緬甸逐漸開放,但實際上,政府仍為軍方所控(註4)。 2015年,翁山蘇姬贏得選舉,但政治局勢沒有太大改變。在2020年,她再次在大選中勝出,但由敏昂來(မင်းအောင်လှိုင်;Min Aung Lai)領導的軍方在2021年2月1日發動政變接管了控制權。緬甸的歷史充滿轉折,它仍在掙扎著尋求穩定與民主。

國內各邦:

由於國內居住著各種不同民族,緬甸在不同地區建立了半自治或自治區域,包括撣邦(Shan State)、克欽邦(Kachin State)、克倫邦(Karenni State)和若開邦(Rakhine State)。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主要居住人口為撣族(Shan)(註5)。撣邦作為緬甸最大的邦之一,在歷史上尋求更完整的自治,長期以來是討論緬甸民族權利與自治的焦點。

克欽邦位於緬甸北部,居住著克欽族(Kachin)(註6)。該地區經歷許多衝突,也一直是要求自治權和承認民族權利的重點地區。

克倫邦位於緬甸東部,是克倫族(Karenni)的家園(註7)。與其他民族邦(應指主要由特定一族群組成的半自治或自治邦)一樣,克倫邦有其獨特的文化認同,並在治理與文化保存的領域尋求行政自主和自治。

若開邦位於緬甸西部,主要由若開族(Rakhine)居住(註8)。該邦因羅興亞人危機(註9)而成為國際關注極端暴力和殘暴的焦點,居民被迫逃離緬甸,許多人成為孟加拉的難民。該地區歷史複雜,身處種族與宗教紛爭夾擊的緊張局勢。

流離失所的緬甸人 - 難民與外籍移工:

緬甸幾十年來一直存在武裝和政治衝突,造成許多緬甸人逃往其他國家、在難民營中尋求避難或成為外籍移工。 最知名的地區之一是緬泰邊境城鎮美索(Mae Sot),有「小緬甸」(Little Burma)之稱的美索已成為探討緬甸離散危機時最著名的區域之一。 因緬甸工資低廉,大多數居住在那裡的緬甸人為外籍移工,他們最終在泰國落腳;另一群生活在美索的緬甸人是政治流亡者,他們在1988年的8888運動後逃離緬甸,以躲避追捕並尋求避難。(1988年8月,緬甸見證了全國性的民主運動,現在被稱為8888運動,運動致力於結束吳奈溫將軍26年的威權統治。 示威活動持續到9月發生的軍事政變,釀成軍方暴力鎮壓抗議者的悲劇。)許多緬族人和少數民族逃離軍政府。 而美索的難民營人數曾高達4000人,他們之中有些人曾希望在改革時期返回緬甸,但緬甸的現況對期盼返鄉的他們來說仍舊危險重重。

另一個較為人知的離散地是孟加拉和緬甸邊境的羅興亞(Rohingya)營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地之一,這個營地容納了大量逃離緬甸若開邦迫害和暴力的羅興亞穆斯林。羅興亞人過去一段時期曾擁有緬甸公民身份,但自1970年代以來,緬甸當局多次沒收和取消他們的身份證件。2017年羅興亞武裝團體出現,暴力事件相應而生,並遭到緬甸軍方大規模鎮壓,釀成一場悲慘的人道主義危機,許多人稱其為「大規模清洗」(mass cleansing)運動。

除了難民和外籍移工面臨的挑戰外,自2021年政變以來,緬甸內部流離失所的危機也十分嚴重,導致數百萬人在緬甸境內流離失所。這些國內流離者的生活條件通常很艱困,許多人飽受高壓和營養不良所苦,弱勢群體如孕婦、難民更是如此。

緬甸持續的衝突與武裝抵抗:

緬甸的一些地區長期處於衝突和抵抗狀態。克倫邦的人們已經在戰火中奔波70多年,使用類似越戰的戰術。每個社區都有人受地雷危害,至今仍是一大問題,地雷以各種方式深深影響著社區的每個人,重者從人身嚴重傷害、殘疾和死亡,輕則到因對地雷的恐懼所導致人們行動受限、獲得必要資源的管道被切斷並產生心理創傷。由於衝突已蔓延到全國各地,形勢已然惡化。緬甸軍方埋設的地雷最多可保持一年的殺傷力。在部分地區,軍方已違反協定並重啟戰爭(註10),例如在17年的停火狀態後,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 KIA)被迫再次武裝。此外,北部撣邦的撣族民族解放軍(Ta'ang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 TNLA)不斷與緬甸軍方和其他民族武裝團體發生衝突。雙方都信奉佛教,他們強調責任和為人民權利而戰的觀念也使他們與當地社區的關係有所改善。

2021年政變後,克倫防衛軍(Karenni Defense Force)崛起,控制該邦的各個地區,尤其是農村和鄉村地區。這個組織相對年輕,有很大一部分成員為女性。此外,人民防衛軍(People's Defense Force, PDF)已與國家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NUG)建立聯盟,其中包括立法者和民眾代表。

人道主義的挑戰與救援工作:

聯合國也正在調查2021年聖誕夜的大屠殺,當時人們在檢查哨遭綁架、裝上卡車並活活燒死。有50人在這起可怕的事件中悲劇遇難,但據一位醫生透露,可能存在一名倖存者,燃起了人們的希望。然而,聯合國機構因恐懼而難以進入該區,他們主要的資訊來源為跨境援助。

在緬甸境內,人們正積極為了各自的原因而戰,有些人甚至自製武器,其他人則從中國取得武器。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武裝團體如佤族(Wa)(註11)擁有自己的武器工廠,克欽族也有自己的造武設備,並從緬甸和泰國獲得武器。

截至2023年,儘管緬甸人民和武裝團體在缺乏外部支持的情況下設法挑戰軍政府,但他們的狀況仍然脆弱。當務之急是擴大國際援助,緬甸人民迫切需要武器和食物的供應,但他們並未獲得聯合國的官方支持。儘管如此,居住在國外的緬甸人持續每週捐款,以援助他們在國內的同胞。


  1. 緬甸境內存在許多不同的民族,包括緬族、撣族、克倫族、若開族、華人、孟族、克欽族、克耶族等(參考自維基百科),彼此衝突不斷,獨立前的1947 年,翁山將軍在英國協助下召開彬龍會議,與各族商談聯邦制、各族完全自治等事宜,並簽署彬龍協定。然而當年翁山將軍遭暗殺,吳努(ဦးနု;U Nu)接續掌政,面對劍拔弩張的族群紛爭,吳努試圖改善族群關係,包括舉辦選舉、制度化聯邦制、隱隱承認國家並非緬族獨佔等。參考自《故事》。從英國殖民到民主轉型,緬甸如何不斷「變臉」?。取自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sobooks/the-changing-face-of-burma
  2.  奈溫將軍是緬甸獨立軍的軍官,奉行大緬族主義,在軍事上切斷少數族群武裝軍隊在食物、資金、訊息和兵源的支持;在宗教上透過設立僧侶的大頭領來控制緬甸僧侶;在政治上實行黨國制度,排除非緬族任公職的機會;在教育上亦排斥非緬族的語言及文化;直到1988年經濟崩潰,仰光大學學生示威遊行,奈溫終於下臺,事件中抗爭民眾遭到暴力鎮壓,造成大量死傷與失蹤,史稱「8888運動」。參考文獻如上注,及《關鍵評論》。未完成的緬甸民主革命:「8888運動」30週年,脆弱的民主依舊在軍方手中掙扎。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1578
  3.  2004 年緬甸循著軍政府「七步路線圖」的規劃,「逐步推動憲政改革: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實行『有紀律的民主』、起草新憲法、透過公民投票落實新憲法、辦理立委選舉、召開新國會,最後成立新政府和其他憲法機構」,並於 2011 年選舉選出新總統,丹瑞政府和平下臺,於8888運動遭軟禁的翁山蘇姬也因此獲得釋放。參考自《故事》,同上注。
  4.  軍方在改革的同時仍試圖鞏固軍方勢力,包括「例如國會中四分之三同意的修憲高門檻、在國會下議院(人民院)為軍方保留四分之一席次、規定有外籍配偶者不得擔任總統等條款」。參考自《關鍵評論》,如注3。
  5.  撣族是緬甸官方的稱呼,實際上由具有一定異質性的族群組成,屬壯侗語族(Tai-Kadai language family)、信奉上座部佛教(Theravada),目前主要居住於中國西南方、緬甸、泰國等國山區。近期撣族軍隊與政府軍戰火不斷,居民被迫流離失所、生命安危受到威脅。撣邦的水壩工程也導致了居民與相關團體的衝突。參考自《Britannica》,取自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Shan;《Minority Rights Group》,取自https://minorityrights.org/communities/shan/
  6.  克欽族為藏緬語族(Tibeto-Burman languages),主要居住於緬甸東北方、印度與中國雲南,同樣可再細分為不同族群,其中較廣為人知的一支在中國被稱為景頗族。克欽族當今飽受緬甸政府的威脅與頻繁的戰亂,緬甸政府與當地軍隊皆被指責強迫人民勞動,克欽邦誘又因蘊藏自然資源(主要為玉)而與政府衝突不斷。參考自《Minority Rights Group》,取自https://minorityrights.org/communities/kachin/;《Britannica》,取自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Kachin
  7.  克倫族(Karenni)又稱紅克倫(Red Karen),取名自該族傳統服飾的紅色,同樣為藏緬語族(Tibeto-Burman languages),該詞為殖民時期所創造,克倫族自緬甸獨立初期就不斷尋求族群自治,但自治與融合派的克倫族紛爭不斷,克倫族也與緬甸政府關係緊張,直到1994與1995年不同武裝團體達成停火協議,但協議在日後也被打破,戰火再次被點燃、居民遭到緬甸政府迫害、流離失所,大型建設計畫如水壩也侵害克倫邦居民的生活空間,當地礦業也是克倫邦爭端的一大原因。參考自《Minority Rights Group》,取自https://minorityrights.org/communities/karenni/;《Britannica》,取自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Kayah
  8.  若開邦主要族群為若開族與羅興亞人,兩族因宗教、政治與歷史等因素衝突不斷,羅興亞人相關資訊見注9。若開族(Rakhine)又稱阿拉干人(Arakanese),主要為佛教徒,語言與主流緬語不同,長期受大緬族主義的國家政策限制與迫害,如語言政策禁止其說母語。參考自《Britannica》,取自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Arakanese;《報導者》。走往遭滅絕的路上──羅興亞悲歌再起。https://www.twreporter.org/a/myanmar-refugee-rohingya
  9.  羅興亞人的祖先大部分為19世紀英國殖民時自孟加拉的吉大港移入之穆斯林。過去印度、孟加拉與緬甸皆為英國殖民地,殖民時期採取各民族分而治之及經濟利益至上的策略,引入大量印度與孟加拉人進入緬甸,他們在當地擔任軍人、公務員、英國東印度公司職員、商人等,然而孟加拉的羅興亞穆斯林因宗教差異(緬甸以佛教為大宗)及職業身份與當地其他族群常有扞格,英國人更在二戰期間利用羅興亞人對抗與日本政府合作的緬甸人,緬甸獨立時英國政府亦未保障羅興亞人的自治權,羅興亞人的公民身份也不被緬甸政府承認。羅興亞人遭緬甸政府驅逐至鄰國孟加拉,無法獲得健康與教育資源,許多羅興亞人遭傷害、強暴甚至死亡,或被迫成為鄰國孟加拉或印度的難民,並遭到他國排斥。國際社會譴責軍方的暴力,以及翁山蘇姬與其政府對暴行的漠視,並呼籲緬甸接受人道救援組織進入,聯合國形容羅興亞人的處境為「種族清洗」(genocide)。參考同注8;羅興亞人和累世的糾葛(上)(下),取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rohingya/80480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rohingya/80504《BBC》。羅興亞危機:被遣返者面對的未知命運。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699035
  10.  協定應指1994年與1995年克倫民族人民解放陣線(Karenni Nationalities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 KNPLF)分別與克耶新土地黨(Kayan New Land Party)、克倫民族進步黨(Karenni National Progressive Party, KNPP)簽訂的休戰協議。參考資料同注7。
  11.  佤族主要居住於緬甸東方及中國雲南,擁有自己的軍隊,同時爭取自治權。參考自《Britannica》,取自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Wa-people